2020年10月15日, 我校舉辦了以“擁抱新時代,共謀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一期干部學習培訓會,學習培訓會在廣州校區行政樓305舉行,我校校領導與全體中層干部參加了學習會。
在學習培訓會上,劉校長談了自己對職業教育發展前景、把握機遇升本和民辦高校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關于升本,劉校表示,我們對升本要堅持“目標不變、思想不松、步伐不停”的指導思想,瞄準發展目標,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好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集中力量補齊短板,力爭在升本目標上有所收獲。
在民辦高校管理工作方面,劉校表示我們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 對招生工作的思考。招生工作是學校人才培養周期的起點,對連續幾年招生冷門的專業,要考慮是否暫停招生,對學生過于密集、熱門的專業要考慮如何分流。
2. 對就業工作的思考。就業工作是學校人才培養周期的終點。要重視建立畢業實習與推薦就業相結合的校企合作機制,要關注政策導向變化和畢業生的訴求,要關注用人單位對各專業畢業生的招聘條件、需求信息、人才質量評價且應及時反饋給教學部門參考,要作為改進工作的指引之一。
3. 對師資工作的思考。高校的主業就是為社會發展培養各類合格人才,必須樹立“以教學為中心”,重視教學團隊建設的指導思想。在師資隊伍建設中,既要考慮人力成本因素,充分利用好華立園的各類教學資源,確保教學任務的落實。同時,為了可持續發展和實現更高目標,又要樹立優化師資隊伍的理念和措施,補齊短板。
4. 對專業建設的思考。專業建設要著力于體現一所高校的辦學特色。在具體實踐中,每年申報新專業不宜過多,并要論證必要性和可行性,要考慮師資、實訓的承載及投入產出效益。一個二級學院不宜管轄過多的專業,否則容易顧此失彼。對擬考慮首批申報本科的專業或專業群,必須給予實質性的有力的政策扶持。
5. 對科研工作的思考。我們必須從校情實際出發,著眼于在課題、論文、專利、專著、經費額等幾大類科研評價類別中尋找突破口,發揮教授們“傳幫帶”的作用,精準施策。民辦高校用于科研經費的資助畢竟有限,應主要用在支持教科研標志性成果、重點專業建設、創新強校工程等有利于為升本創造條件的若干項目上。
6. 對集團式辦學模式的思考。華立教育集團經過二十年的艱苦創業,已經形成多層次、多校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我們要思考廣工華立面臨轉設和江門新校區建設的新目標的問題,我們要思考華立職院面臨升本和優化云浮校區發展新目標的問題,我們也要思考華立技師面臨江門新校區建設和爭取高職學歷教育資格新目標的問題。
最后,劉校表示可以預見,華立園三所高校都有大發展的美好前景和想象空間,但也面對著激烈競爭的辦學大環境,機不可失,任重道遠。雙校區辦學格局的形成,一是要看到不同辦學實體、不同辦學層次之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好處,也要關注辦學資源產權清晰的評估和考核要求。二是要看到雙校區辦學擴大了發展空間的好處,也要關注雙校區之間距離較遠、辦學資源分散、重疊的短板。